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报道

凝心聚力为脱贫 步履铿锵奔小康 ——脱贫攻坚的“横山之路”

发布时间:2018-01-01 18:55:10   来源:   作者:  



寒冬时节,冷风袭人,然而横山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却激情不减,热浪翻腾。今年以来,横山区瞄准同步小康战略目标,紧盯扶贫脱贫战役部署,扎实推进“六个精准”“八个一批”战术行动,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战脱贫。根据近期扶贫对象动态调整,2017年,全区脱贫退出2247户6662人,2016年,已脱贫户继续享受政策不变,实现了脱贫户稳定增收。目前,该区已达到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退出标准。

1、党建引领形成扶贫“大格局”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靠人。横山区严格落实中央确定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引领抓扶贫、促脱贫,在把握精准上花精力,在推进落实上下功夫,在汇聚力量上做文章,形成了多措并举、各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只有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狠抓落实,才能锻造出一批真抓实干的扶贫“铁军”。为此,横山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八办两组”和18个战区,由18名区级领导担任指挥长,全面落实区级领导联镇包村、职能部门包镇驻村、各级干部联村包户的包联责任制,充分发挥区委统揽协调、乡镇党委基层基础、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四个作用,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一抓到底的作战指挥体系。同时,制定了分工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解、作战进度安排、脱贫倒排时间表,以及阶段重点工作安排督办、自查整改落实、资金整合方案、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扎实推进,落到实处。

在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中,宣传工作亦是一把利剑。为健全宣传引导机制,该区开设了《精准脱贫访谈录》《聚焦精准脱贫》等一批栏目,在城区、各镇村人流密集区域举办“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图片展览,编辑《政策摘要》《帮扶须知》《脱贫致富先进事迹》口袋书,发放到所有贫困户和“四支队伍”手中。同时,定期对全体扶贫干部开展扶贫政策轮训,并考试检测掌握情况。为激发内生动力,横山区出台了《精神扶贫实施方案》,开展以“文化助力扶贫路,追赶超越奔小康”为主题的送文艺下乡演出24场,办理公益救助案件158起,开展道德评议110场,设立红黑榜110个,评选文明家庭330个,评选诚信村民210名,评选乡贤30名。

该区还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建立督查联动机制,制定管理考核办法,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及时调整充实区扶贫办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抓落实,真情实干帮脱贫。全区有72名扶贫一线干部受到省市区表彰,其中提拔使用优秀第一书记3人。

2、产业造血练就脱贫“真功夫”

横山区依靠党建引领扶贫大格局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托自身特色发展多元化产业,彻底拔掉穷根。为此,该区充分发挥产业脱贫的“治本”作用,以“造血”代替“输血”,在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上下足了真功夫。

该区瞄准以小杂粮、大米、山地苹果为主的种植业,以白绒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以壮大集体经济为主的光伏项目三大产业,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2017年,该区建设旱作农业高产示范田4万亩,发展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4.8万亩,17个贫困村集中发展山地苹果4487亩;帮扶1360户贫困户购买羊子6982只,养羊户羊子饲养量达3.3万只,户均24.5只;新建光伏扶贫电站22个,总规模4400千瓦,并网发电后,每年可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440余万元。

同时,该区推广“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企业”“线上+线下”三种模式,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产融合。横山区政府引导乡镇农畜产品经营(屠宰)企业与村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种植养殖贫困户分别签订订单种植、定向养殖、代养托管协议,财政为养羊贫困户代购羊子保险,企业通过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农产品0.2元/公斤、羊肉等畜产品10%的价格收购贫困户自产的农畜产品,乡镇经营(屠宰)企业与区内各级各类企业签订优先消费贫困户自产农畜产品的供销合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网上电商销售和线下实体销售,保证贫困户种出来、养起来、销出去、有收益。

横山区还总结推广无定河流域撂荒稻田流转、大户规模经营、带动农户受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落实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三变”改革。该区涌现出扶贫资金折股量化、贫困户保底分红的南塔办事处高圪垯模式;土地承包权入股、经营权流转、实现盈利分红的武镇元圪垯、横山街道办吴家沟模式;政府主导、产业帮扶、农户发力、整村推进的横山街道办吴东峁、赵石畔镇水掌、武镇黄城山模式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扶贫脱贫模式。

此外,该区依托横山羊肉、大明绿豆、横山大米优势特色产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设农特产品品控溯源体系,加大宣传推介营销力度,着力打造“陕北横山羊肉”“陕北横山杂粮”知名公用品牌,实现羊产业、小杂粮等主导产业持续长效发展。组建乡镇农畜产品经营(屠宰)企业19家、村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10个,扶持种养殖户12723户,惠及贫困人口10068户28203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647元。

3、“三保障”变身脱贫“定心丸”

在脱贫攻坚中,横山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点面结合、保点扩面,实现贫困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让全区贫困户吃上了“定心丸”。

教育扶贫实现全覆盖是第一颗定心丸。该区全面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和生活补贴、专项资助、生源地贷款等各项扶贫助学行动,发放各类助学补助3433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9138人次,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497万元,惠及困难学生2246人。特别是高标准通过了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两项创建工作,使全区教育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多举措打造健康扶贫是第二颗定心丸。该区紧紧围绕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不生病”,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运用新农合报销、大病救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补助组合政策,采取财政代缴个人缴费、先诊疗后付费、取消或降低起付线、扩大报销和救助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的办法,确保因病致贫户通过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三个一批”实现脱贫。2017年1至11月份,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补助各类医疗费用370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7993人次,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补助比例达到90%以上。

改造搬迁住房确保居住安全是第三颗定心丸。该区采取移民搬迁和危旧房改造两条腿走路的办法,突出保证在册贫困户,辐射惠及一般困难户,示范带动普通农户,通过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一院两制”集中供养、村内“交钥匙”工程,并配套产业扶持、就业帮助的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以及D级危房原址翻建、C级危房修缮加固、B级旧房刮白净化的改造方式,实现农村居民住房安全有保障,达到“五净一规范”。